复课的时间又推后了,得知消息的老母亲们几近崩溃。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如何能缓解带娃的焦虑,还能维持家居的整洁有序,让生活回归原本的模样,一直是个大难题。而远在6000公里外的芬兰,却有一位妈妈将带娃和打理屋子,处理得井然有序,她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芬兰妈妈Tiina是一位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拥有2万粉丝的ins博主,她的北欧风格的居所“极简”的模样吸引了大批的拥趸者。而这些追随者喜欢她的原因不只是她的房子漂亮,更是因为Tiina还是两个男孩的妈妈。一边带俩娃,一边还能将房子收拾得如此简约干净,这难道不是拥有超能力的妈妈吗?所以对于人口500万的芬兰来说,Tiina绝对称得上是网红级别。

Tiina的家位于赫尔辛基郊区,是一座比较典型的芬兰新式独栋建筑。而当初选择在这座新居安定下来还有一段小插曲。

 

2016年秋天,他们选择在一座上世纪60年代石头建筑的老房子安顿一家四口,住了不到一个多月,家人纷纷生病且不明原因。后来发现,原来是家里有多处霉斑。在芬兰,如果房子里发现霉斑可是大事儿,将面临被拆除的结局。于是Tiina一家落荒而逃,并且直接扔掉了家里发霉的所有东西,包括家具、衣物、玩具,甚至是珍贵的家庭相册。虽然,事后发现生病与霉斑并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件事却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方式。

2017年9月,Tiina一家搬进了现在的房子,一切从零开始打造。很多时候,因为没有钱,不能马上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反而给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家里到底需不需这样东西,有些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期,就不买了。

久而久之,家里的摆设、配饰既精简又耐看。这种真正“关注自我的需要“的克制,并非是简单的“断舍离”。过度的“断舍离”设计风格,其实并不能达到想要的生活目标。

而真正的是“断舍离”,应当是“关注当下的自我,重新审视人和物品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生活。

入住新屋前,Tiina就设计好全屋的基础色调:黑、白和不同程度的灰。装修公司刚为她粉刷过全屋的墙面,结果刷出来的白色并不是她所要的白(如何来形容这种白呢,就是用PS才能完成的白)。面对“此白非彼白”,她决定自己重新再刷一遍。“如果不变成我想要的白的话,对我来说太折磨了。”也许,正是这种“强迫症”似的要求,才能让这所“裸装”感的建筑吸引了大批的粉丝。

当人们看到这间如此简约,又整齐,甚至有些空空荡荡的家,绝对想不到这个家里还有两个男孩儿,一个两岁,一个六岁。这两个年龄的男孩子,正是淘气的年纪。Tiina是如何维持着这个家干净的样子呢。

Tiina维持的原则是这样的:首先,这个家只能出现黑、白、灰和蓝色的物品,包括家具、软装、衣物,甚至孩子们的玩具(唯一另类就是孩子们的乐高玩具)色彩的极大统一给这个家整体视觉上带来了非常极简单纯的效果;

其次,及时清洁整理是维护这个家始终如一的终级法则。“男孩儿们常常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当他们玩累的时候,我就要及时清洁整理。我无法容忍物品出现脏渍,一定要清洁到其原本的模样。”

最后,增加收纳空间,让每件物品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Tiina在卧室、起居室和厨房,都装设超级大的储物空间,并且在屋外建了一个杂物小屋。“你们看到的照片,都是我经过整理后拍出来的家,如果你们看到屋子原来的样子,我想你们也一定会跟我一样崩溃的。”

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Tiina的客户减少到一半,她为此十分焦虑,这样的变化不知要持续到哪天。孩子们不得不整日待在家中,“安排孩们的每天日常通常会消耗掉我大半的时间,还好,我的丈夫非常理解我,总是能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居家办公的时间里,Tiina将工作台摆在靠窗的位置,这样,抬眼就可以看见葱郁的森林,偶尔还会有松鼠或者小鹿从她的窗前经过,这无疑成为她这段单调日子的点缀。

“我的家有一种治愈的魔力。每当我烦燥不安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整理、清洁物品,这总能让我忘了烦恼,立刻平静下来。”
极简主义设计师Vincent Van也曾说过,“极简风格”营造出来这种宁静的美,是为了让感官平静下来。
虽然一家四口的行动轨迹大不相同,但在这个家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舒服的状态。也许这才是这个家的魅力所在吧。
 这个极简之风的家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清新、自然,还感受到了空气之中弥漫着的满满的艺术气息。借用林语堂的一句话来形容,“人置身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这里终了,艺术在这里开始”。极简,其实是另一种极奢。它会让我们告别现实的纷扰,回归到生活原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