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bles101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广告似乎是个现代概念,这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告诉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应该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投资、支持和买卖什么。奥美、盛世长城和WPP等广告巨头呈现了辉煌而无情的大集团形象,这些公司中满是像《广告狂人》中那样的人。广告媒介的确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到来的推动下实现了指数级增长,不过,作为一种理念以及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宣传方式,广告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所知的最早的广告藏品是宋朝时期的一块铜制印刷版,用以宣传济南刘家针铺。这块铜版在广告史上无疑是一件无价之宝,如今藏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可信的证据表明,在更早期的文明中—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文明中,“广告”就已经在宣传商业和政治目的时广为使用,有时是以壁画形式,有时是以口述的形式,或者别的更为古朴的方式存在。

不论从形式还是时间长度来衡量,广告史都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然而,19世纪前的藏品却十分稀有,若说勉强能称作“市场”,还要感谢早期的生意人。

18世纪是英国贸易卡片的开端,生意人用卡片展示他们卖的商品。如今,这些卡片极其罕见,部分原因是由于卡片十分容易损坏,另外也是因为卡片最早制作的时候就不多。直到19世纪七十年代,大规模印刷出现,贸易卡片才得以以低廉的成本快速向大众散播。

Collectibles103

相较之下,19世纪的贸易卡片则较为常见。想要建立一个规模为100张卡片的收藏,预算大约在一万元以上。当然,如果想要买到更为罕见的卡片,比如19世纪六十年代宣传从美国东海岸驶往加州的快速帆船的卡片,预算还会更高。这种卡片少之又少,目前还没有确实的拍卖记录,迄今为止所知的卡片都藏于博物馆,如若真的在拍卖会上现身,价值必定高达数千美元。

19世纪,欧洲和美国经济腾飞,广告需求膨胀,企业充分利用科技发展和不断上升的识字率,把广告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托马斯·J·巴拉特(Thomas J. Barratt),就被众人认为是“现代广告之父”,是最早一批看到“品牌营销”价值以及把公司和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人,而那时是19世纪90年代。

当然,“品牌”的概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也许在巴拉特之前,就已经为许多人所知。不过,巴拉特是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推广品牌的人。他为肥皂制造商梨牌(A&F Pears)工作,致力于通过广告让大众认可梨牌等同于奢侈华贵的生活方式。

菲利普·赫莫杰尼斯·卡尔德隆(Philip Hermogenes Calderon,1833-1898)的画作《十一个人的队长(Captain of the Eleven)》仅仅是描绘了一个小男孩打板球的情景,而这幅画本身也只是一幅普通的维多利亚时期画作,大约可以拍到3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万元)。这幅描绘学校板球队队长的画作被托马斯·巴拉特所购,和其他维多利亚时期的画作一起用于梨牌的营销活动中。

Collectibles107

但也正因如此,这幅当时看来只是普通的画在2012年邦瀚斯拍卖会上拍到了289,250英镑(约合人民币2,665,930元)的高价,远远高于卡尔德隆画作的一般价格,由此也可以看出巴拉特对21世纪广告业的影响。

还有一幅更有名的画作《泡沫(Bubbles)》,由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爵士(Sir 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所作,画中,一个金发小孩坐在房间里,抬头看着漂浮的泡泡。这幅画有力地诠释了巴拉特对梨牌的奢侈生活定位。如今,这幅作品依旧由梨牌所有,可见它在公司历史上的重要低位。米莱斯的画作在拍卖会上通常可以拍到25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627500元)以上,这幅《泡沫》或许可以拍出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530,000元)左右。

艺术的运用是19世纪广告业的又一大创新,如今,创意愈加兴盛,广告中艺术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艺术向来是阳春白雪,高雅文化,而且不论对错,总是代表着一种更加高级的生活方式。

把艺术家纳入广告和品牌建设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一流的艺术家常常受雇为某种产品和生活方式做宣传。20世纪,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A·M·卡桑德尔(Alphonse Mouron Cassandre)和E·麦克奈特·考弗(Edward McKnight Kauffer)等欧洲和美国的艺术家大胆的用色和设计使海报发展到一个新高。

Collectibles105

考弗(1899-1954)是一名美国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家,作品中体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先锋派风格,他的海报作品在英国和美国非常常见。考弗为伦敦地铁设计的海报还反映出一丝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另一波主要运动,在麦克奈特的标志性作品《电力:伦敦地铁的神经中枢(Power: The Nerve Centre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中得以展现。

“在考弗为伦敦地铁创作的140幅海报中,”佳士得拍卖行的手册中如此描述道,“这幅珍贵的作品发布于1931年,艺术家使用大胆的几何形状,最能体现现代主义对其作品的影响。考弗摒弃了伦敦地铁海报传统的设计,转而采用德国包豪斯开创的版式风格。”

这幅作品于2011年以27,500英镑(约合人民币253,965元)出售,比预计的高了一倍还多。过去十年中,古董海报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如今,名气稍小些的艺术家,比如爱德华?鲍登(Edward Bawden)和埃里克?拉斐留斯(Eric Ravilious)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带来了新一轮增长潜力。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珐琅招牌也成为收藏者热衷的领域,尽管还没有海报那么火热,世界著名品牌的招牌尤其受到追捧。可口可乐在品牌成长中巧妙地运用了营销策略,如今他们的招牌是收藏的大热门。

Collectibles108

在福布斯“最具价值品牌”调查中,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仅次于技术巨头苹果、谷歌和微软,名列榜单第四,估测价值达5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5亿)——对于一家建立于1886年的公司而言,成绩惊人。

可口可乐的珐琅招牌线上售价通常为500美元(约合3,258元),公司的品牌价值可见一斑。去年,在中国香港的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家一流软饮公司的锡制招牌拍出了3万港元的高价。

大多数锡制招牌的状况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往往挂在室外,生锈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去年香港的拍品几乎没有什么瑕疵,实属难得。有来头、状态完好,加之品牌价值不菲,难怪能吸引不少认真的藏家。

另一个领域是瓷质招牌,好的瓷质招牌藏品少之又少。锡制招牌损坏已经很常见了,而许多金属底的瓷质招牌在二战期间甚至都毁掉了。当时很多刚建立的石油公司都用瓷质招牌。资质招牌品质更高,用色也可以比锡制的更加大胆。瓷质招牌的价格也更贵,“海湾机油(Gulf Motor Oil)”加油站的瓷质招牌线上交易价格高达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032元)。

招牌描绘了20世纪早期时汽车穿越群山的场景,招牌上著名的橙色标志告诉消费者要找海湾石油的加油站。这幅理想主义的图画展示了汽车如何突破可能性的边界,鼓励有野心的生活方式。

Collectibles102

广告藏品有一点很特别—往往是由企业主导,通过艺术设计的方法创造图像,而非让艺术家充分发挥创造自由。但,即使这样,也许有人也会赞同,这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广告业在20世纪蓬勃发展,五光十色的城市呼唤着霓虹灯招牌,几十年前使用瓷质招牌的品牌纷纷转向霓虹灯。如今,瓷质招牌又是一个活跃的线上收藏市场。而相比之下,霓虹灯招牌曾经一度是时髦的象征,现下在中国香港也式微了。

不过,随着霓虹灯招牌的实际用途逐渐消失,相应的古董市场却开始兴盛起来。一个只在线上进行的展览以21世纪的风格展示了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的霓虹文化,这些颇具反差的现象,预示着广告收藏的新一个热门领域。

如今,数码时代已经来临,广告藏品日新月异。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制作招牌和海报,而是把重心转向互联网,实体物品也越来越少,年轻一代藏家一旦进入这个过去二十年愈加火热的市场,藏品价值必然会被进一步推高。

目前,海报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滑雪和交通题材的作品在英美两国尤其受到欢迎。海报不仅直观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还运用了当时的艺术家和版画家的才华,也难怪这么吸引人。

不过,古董海报市场似乎有些过热了,而且,在2010至2013年的高峰后,正进入一个相对缓和的时期,价格也再没有出现新高。而瓷质招牌似乎也值得一试,它们品质优良,别具一格,展现了20世纪企业的大胆鲜明,是广告史上一抹不可或缺的颜色。

投资时,物品的质量和状态当然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瓷质招牌虽然稀有,但两者兼具,而且易于上手,不出人民币40,000元就能买到。如今,这个领域的藏家越来越多,室内设计师也愈发喜爱将瓷质招牌融入他们的设计之中—真可谓是皆大欢喜。

广告藏品(除海报之外)的风险主要在于市场中大多是个人藏家买卖交易,卖家在线上售卖物件,没有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其实,大多数卖家卖的都是真品,不过不管是瓷质招牌还是霓虹灯招牌,价格往往天差地别,有时,两件相似的藏品价格相差甚至达5000美元。

以曾经风靡中国的月份广告牌为例。月份牌广告画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退出了市场舞台。然而,岁月悠悠,辉煌不尽,40年之后的今天,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国悄然刮起了一场收集中国老月份牌广告画之风,台湾和香港等地也随之卷入。 目前,大尺幅的老月份牌广告画在收藏品市场上很难得一见,即使遇上其价格也早已今非昔比。由于国外和港台许多具有实力的收藏家和投资商人的介入,国内价格骤然上扬。一张很普通的藏品一般卖价要在500元左右,而较著名的“广生行双妹爅香水化妆品广告”开价要在10000元以上。所以,一般收藏者能集到300种已很不容易。如能集到千幅以上,更是难乎其难了。对于刚刚成长的产业,只有自己做好功课,才能有实惠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