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时代结束后,就是“薄荷四国”了(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土耳其),不过仍然避免不了政治动荡,内忧外患,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阴云笼罩。如今,发达国家正从全球金融危机中逐渐走出,重回增长正轨,美国的总统大选,以及大西洋对岸英国针对退出欧盟的公投,都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而下一个新兴经济体将在哪里崛起呢?
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份报告给出了对截至今年三月财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测,排在首位的国家是缅甸,预测增长率为8.5%。
有趣的是,虽然是欧盟和美国对缅甸从军方统治转型大为称赞,投资最多的还是缅甸的邻居们。新加坡投资了55个项目,总计43亿美元,是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紧随其后,投资33亿美元。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依靠基础资源的企业,期待能利用投资对象国的石油、天然气、橡胶和木材。不过制造业也开始向缅甸转移,不仅是因为缅甸的工资水平低(缅甸工资是亚洲最低的),也是因为缅甸地处中国和印度之间,地理位置独一无二。
还有一个离缅甸不算太远的国家也开始投资,那就是日本。这里还有一段古怪的历史,二战之后,一些日本公司,包括马自达(Mazda),松下(Panasonic),和久保田(Kubota)被要求帮助缅甸的国营公司,作为日本的战败补偿,而1988年的制裁意味着这些公司不得不离开或者缩减在缅甸的业务,但是关系仍然存在,2011年,制裁取消后,一些日本公司便重新开始在缅甸运营。
而西方国家的公司,没有地理或历史优势,要想在缅甸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得不多费些努力。德国工商总会(German Industry and Commerce)缅甸代表莫尼卡?斯塔克(Monika Staerk)说,欧洲投资者倾向于分为两类:“有些认为缅甸是一个未开发的市场,并不了解亚洲竞争者在制裁的年间已经建立了紧密的商务联系;另一些认为缅甸的开发程度要高很多,和越南差不多。我们在期望管理方面还要再做功课。”然而,一些欧洲公司已经完成了期望管理,开始在缅甸开展业务了。
吸引海外投资只是第一步。缅甸制造出的产品还需要企业和消费者购买,包括国内和海外的。如今,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缅甸首席特使杨永正(音译,Yongzheng Yang)去年在重申该组织对于缅甸经济增长的预测时说道:“缅甸在经济改革方面进展明显,包括清除贸易壁垒,开放银行业等等,随着经济改革继续,外商投资增多,缅甸的经济前景愈加光明。”
然而,似乎在那之后,缅甸稍微走了点下坡路。部分是由于去年的大规模洪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缅甸制造出的产品外需不足。虽然缅甸的工资水平很低,“缅甸制造”的招牌还是没有打响。因此,截至今年三月的财政年,缅甸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并未达到预期水平的8%,仅为7%,不过,也相当不错,只是不像预期的那么出众而已。
杨在五月的发言中说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由于洪水将会退去,投资还在增加,缅甸今年的经济将会出现反弹。“不过,经济的脆弱性仍然存在”,杨警告道,强调了通胀压力,经常账户的贸易逆差,和过去几年信贷的飞速增长,都是需要担忧的领域。“鉴于这样的背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应当成为该国经济政策的首要考虑。”
要说更稳定的增长,或许是有一些坚实基础的增长,不妨往缅甸南方不到一千英里处的越南看看。越南的经济增长“正在逐渐增强势头,如今有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和国内需求两方面的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越南常驻代表乔纳森?邓恩(Jonathan Dunn)说道。
对于越南强劲内需的一个解释是人口因素。在越南九千四百万人口中,约有40%在25岁以下。正如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25岁以下的人一样,这个群体只要有钱就会花掉,他们推动着越南经济的运转。
越南今年增长的另一个支柱,出口,虽然比缅甸要稳定,也不是完全没有动荡。在这方面,越南得益于北面中国的经济变化。
考虑到越南的内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是唯一的担忧。虽然目前越南的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万一出口像缅甸那样大幅回落,越南就很有可能陷入麻烦的贸易逆差。不过,目前看来,迹象良好。最近,澳新银行(ANZ Bank)的一份报告说:“2016和2017年,我们相信越南将会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报告也警告道,“如果消费相关商品—比如汽车—进口迅速增加,导致贸易逆差扩大,越南的增长就有可能偏离轨道。”
再往东,亚洲的另一个光明之地,菲律宾,发现了一条无须太过依赖出口的增长道路,用服务业奠定经济发展。自2010年起,菲律宾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都在6%以上。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就是业务流程外包(BPO)产业,主要包括呼叫中心,还有高端服务,比如一些国际大银行的后台办公。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之一,加上菲律宾式的英语大部分人都能听懂,使得业务流程外包产业在菲律宾迅速增长。已有120万雇员今年的收入将达到250亿美元。
菲律宾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仍然是海外工作的菲律宾人寄回国的钱。曾经一度,许多菲律宾人都是家庭帮佣,如今,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行业工作,从英国的护士,到香港的平面设计师。如今,菲律宾的物价和工资仍然比其他地区要低,甚至比很多新兴经济体也低,看来海外汇款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真正让投资者担忧的,是菲律宾的政治状况。
来自南部城市达沃(Davao)的市长罗德里戈?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在获选时曾承诺打击犯罪和腐败,并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带到首都马尼拉(Manila)以外的地区(这些都是菲律宾面临的实际问题)。他的获选让一些投资者很不满,因为虽然他此前实施的政策在改善达沃的经济方面很有效,可他却因各种原因受到人权团体指责,包括容忍暗杀小组进行司法外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