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跑车,顾名思义,就是用实践突破极致。要么最快,要么最强劲,要么最古怪。超跑存在的意义之一是为了展示车主的财富和活力。有些超跑,喜欢炫耀其拥有的超大发动机,或吹嘘最高时速,抑或是在纽博格林赛道的优良成绩。而还有些超跑,虽然万分谨慎,但定位乃是最危险的跑车,从而展示车主的勇敢无畏。
在对极致的实践方面,鲜有竞争的称号是:最实用的超级跑车,即每天都很容易使用,可轻松实现高性能驾驶的跑车。事实上,只有一家汽车制造商将“最友好超跑”头衔揽入怀中。
最初的本田NSX,1990年发布,一时间搞得沸沸扬扬。在当时,迈凯伦-本田车队横扫F1战场,车神埃尔顿·塞纳(Ayrton Senna)也是旗下车手。为充分利用其F1赛场雄风,本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研发NSX,请塞纳进行试驾并提出很多独到的改进建议。
第一代NSX不负众望,非常迅猛,具有优异的操控性,在赛道上的表现甚至超越了法拉利或保时捷的任何车型。此外还非常容易使用,非常容易上车、下车,驾驶也相当舒适。现如今的全新第二代NSX,遵循类似的原则—最先进的公路车性能结合最放松的驾驶舒适性。然而,在某些方面,这台车并非走在最前沿。在当今时代,性能车通常用碳纤维代替金属材质以减轻车重和增强刚性。新一代NSX,仍采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铝制底盘,尽管多重复合材料中含有碳纤维,以试图减轻一丁点车重。
新一代NSX确实存在过重问题,但也不完全源自金属底盘。全新NSX沿用当前趋势,搭载相对温和的(以超跑标准而言)汽油发动机来实现最佳性能,同时配备三台辅助电机。
电机需要电池,而电池不可避免地沉重。NSX车重1,725公斤,比奔驰AMG GT(详见《高峰傲》2015年11月刊)重80公斤左右,比奥迪R8 V10重170公斤,比迈凯轮570S竟然重410公斤。
这些车重,大部分都可以塞进底盘,使得重心尽可能贴近地面。问题稍有缓解,但物理学能接受的哄骗就那么一点而已。车重偏高,意味着动力必须强劲,才能保证迅猛车速。幸运的是,NSX在动力方面游刃有余,四台马达足以弥补电池带来的过重问题。
在这四台马达中,最耀眼的是一台横向安装的3.5升V6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为500马力。而且汽油发动机在后轴还有个帮手,这个帮手是105磅英尺(135牛米)的电机。此外,两个前轮分别搭载一台54磅英尺(73牛米)的电机。如此一来,NSX就成了偏后驱的四轮驱动车型。
当四台马达同时全力以赴向前冲时,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别为573马力和476磅英尺(644牛米),足以将这庞大沉重的车身在3秒内从静止拉至62英里/小时(100公里/小时)。至于最高车速,则是在191英里/小时(307公里/小时)。
引人注目的是,NSX的加速非常即时。电力推进系统和全轮牵引的结合,使得静止加速野蛮而高效。驾驶者必须有意识地努力踩油门踏板,因为通常情况下,右脚踩至一半油门时,踏板的反作用力足以抵制右脚下达“火力全开”的指令。
车身偏重有好的一面,能够将汽车轮胎稳压住,起步或加速时车轮不打滑,因而排气音浪连续。
“仅”3.5升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其他超跑相比,排气管传来的声音略微细小微弱。工程师们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NSX上装载了一个系统,一旦选择攻击性的驾驶模式,排气音浪直接传递至座椅后方的防火墙,听上去比实际更响亮。
在静止起步的冲击过后,驾驶NSX的体验是狂热与宁静的结合,煞是奇特。9速双离合变速箱,感觉换挡的工作永远做不完。不同挡位的设置如此紧密,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挡位用起来能够长时间感觉很不错。但至少,换挡非常迅速、流畅。
幸运的是,汽油发动机的功率范围十分广泛,近乎峰值扭矩的转速区间为2000-6000rpm。只有在追求第二圈圈速的最后几毫秒时,转速才会达到7500rpm红线。在沉稳的高速驾驶体验中,唯一的不方便就是快速换挡带来的重复性劳损,其他都非常不错。尽管车重偏高,但NSX 在前进过程中十分敏捷,乖乖入弯的表现就像只有一半车重的车型。
前轮搭载的一对独立运作的电机,提升了汽车操控。“扭矩矢量可控”效应,无论何时何地需要,只要施以额外力量,就能让汽车迅速转向正确方向。其他性能车也采用类似的技巧提升过弯时的操控。只是无论驾驶员在做什么,都会感觉大哥式的赛车教练在看着你,并细微地操控着驾驶。
NSX操控的顺畅、自然,证明了本田的工程开发能力。关于这一点,应当仔细关注NSX的技术宣传。
另一大技术成就是制动感。作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NSX拥有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在刹车时能够“回收”部分能量给电池充电。
不过,在大多数油电混动车上,驾驶员可通过制动踏板感受到系统的存在,带来了相当不安的感觉,反倒破坏了驾驶信心。NSX却非如此,制动指令的执行自然、渐进。入弯,踩刹车,NSX迅速、顺畅地变换姿态,除了最凶残的“赛车模式”,其他三种模式(安静、运动、运动+)都略微倾向于转向不足。
尽管电池压舱,转弯力却依然巨大无比。得益于巧妙的全轮驱动系统,出弯时的牵引力非常出色,即便过早踩加速踏板,也不必担心汽车前端或后端失去抓地力。转向也许是有点模糊,但比起搭载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同僚们,表现绝对不逊色。
NSX完全有能力匹敌定位和定价相当的赛道迅猛机器。话又说回来,超跑车主中只有一小部分才会如此充分地探索坐骑的全部潜力。在道路上驾驶超跑时,更实际的测试是,偶尔爆发速度,用来羞辱对手或给爱情俘虏留下深刻印象。此外,还有持续长时间的相当快速的驾驶。在这两个方面,NSX确实非常厉害。
与其他油电混动车不同的是,NSX没有充电接口。电动机的应用,只是为了助力短程表现。NSX动力浪潮的出现,总是十分迅速强劲,即使现在的档位距离最高速还差整整7个挡位。
超跑的另一现实世界应用的极佳表现是最舒适的驾驶模式:“安静”。命名很是贴切。在安静驾驶模式下,排气音浪最柔和,发动机限于4000rpm,近乎无声的电动机将会发挥最大作用。
即使在催眠设定下,NSX也比99%的其他道路交通工具迅速。这道理就好比,40磅(约18公斤)大锤漫不经心的一挥远远强于6英寸(15厘米)标尺的奋力狂击。轻易、舒适,却十分高速。如果NSX的目标是打造最友好、最实用的超跑,那么它很可能已经取得成功。
作为技术方面的创新,1990年的最初版本田NSX很成功。作为销售方面的产品,却不是这样,在长达15年的生产运行时间里,只售出了大约18,000辆。相比之下,价格更昂贵但性能略低的法拉利355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售出11,000辆。
全新NSX在超跑史上能否不仅仅是又一脚注,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细分市场大于25年前,现在更多人在寻找一种方式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超跑的整体设计也变得更容易忍受;富裕客户不再满足于忍受局促的车舱和困难的驾驶位置。
用户友好型竞争对手的无所不在,反而剥夺了全新本田NSX的卖点。毕竟,它能做到的很多油电混动的双座陆地导弹车型也能做到。对NSX前景而言更糟糕的是,在90年代早期,本田这个品牌等同于赛道上的精益求精。在最新的油电混合引擎规则下,本田重返F1,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次非常昂贵的屈辱,它在赛道起跑车中最慢、最不可靠。这对于与之动力配置相似的公路型超跑而言,真的不是个好广告。
十有八九,全新NSX会重走兄长之路—在现实世界驾驶中赢得喝彩,成为适合每日使用的性能超跑,但无法成为赚钱的优秀销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