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_wine101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如果你有机会漫步在纽约时代广场,可以抬头看看汤森路透大厦上面的11英寸高清LED广告牌。那上面,中国台湾噶玛兰单一麦芽威士忌正在做广告。你也许会感到惊讶,这个品牌为什么会出现在如此引人注目的场合。

在“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时代广场上做推广的品牌,大多数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时代广场上的广告牌,仅仅一块年租就在100万到400万美元之间,远高于寻常品牌的广告预算。当然,大品牌除外。噶玛兰威士忌显然不属于大品牌队列,至少现在还不属于。但是拥有噶玛兰威士忌的李氏家族,肯定拥有足够的资金,即使迄今为止大部分并非来自威士忌销售。

在中国香港、内地以及包括英美在内的主要国际威士忌市场,噶玛兰威士忌变得越来越普遍。在亚洲,噶玛兰威士忌已经拥有较高声望。但在西方,噶玛兰威士忌依然是小众产品,毕竟苏格兰和美国的威士忌依然是最大玩家,噶玛兰威士忌尚且只是新奇产品,还有待进一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多数大品牌威士忌历史悠久,而噶玛兰威士忌出现在市场上仅仅8年而已。然而,拥有噶玛兰威士忌的这家企业,可谓是中国台湾企业界的成功典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前。

1610_wine102

1956年,中国台湾楚辰实业有限公司(Chu Chen Industrial Company, 音译)在高雄县成立,在杀虫剂和家用清洁产品方面小有成就。1979年,公司更名为金车集团,兼营包装食品和饮料。

金车旗下的伯朗咖啡,颇为成功,在中国台湾市场屹立25年,品牌历史几乎等于台湾咖啡市场发展史。伯朗咖啡预先加入了牛奶和糖,听起来好像很可怕。我没有尝过,但是伯朗咖啡在德国最畅销,目前也依然是该集团的摇钱树。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噶玛兰威士忌相当有可能取代伯朗咖啡。金车集团的名字,由创始人Tien Tsai Lee选定,因为他钟爱老爷车。他的另外一个爱好就是威士忌。

中国台湾是世界上最大的威士忌市场之一,中国台湾消费者购买更多的是单一麦芽威士忌而不是混合威士忌,尽管后者近年来在国际上增长迅速,而台湾也是唯一一个出现此情况的市场。

在过去,台湾私营企业不被允许经营酒水蒸馏业务,所以台湾威士忌根本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在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改变。按照世贸组织规定,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弃长久以来的酒水制造垄断。

1610_wine103

Tien Tsai Lee一直想拥有自己的酒厂,于是开始着手在宜兰县建酒厂。宜兰县距离台北市不远,而且金车集团已经在那儿建立了瓶装水工厂。建酒厂的第一个要求是好水源。金车集团所产瓶装水装瓶选址于此,就是因为能够轻松获取优质山泉水。同时,金车集团邀请苏格兰顾问帮助开发和装备最先进的设施,而熟成则采用西班牙雪莉桶和美国波本桶。酒厂所采用的传统罐式蒸馏器,外观与麦卡伦酒厂“小型”蒸馏器很相似。后者出现在了苏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上,想必相似并非巧合。这些传统罐式蒸馏器由来自苏格兰东北部的Forsyth’s公司制作而成。制造开始于2005年初,在同年年底结束。第一次蒸馏在2006年3月成功完成,第一款噶玛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在2009年发布。台湾的威士忌,必须至少陈化两年才可销售,而苏格兰的威士忌,无论是国内销售还是出口,必须至少陈化三年。

虽然酒厂保留了金车的名字,而且在中国台湾市场的部分装瓶中使用,但Tien Tsai Lee意识到,如果继续冠以金车之名,威士忌可能难以开拓岛外市场,尤其在某些目标市场,酒驾问题越来越敏感。

于是,“噶玛兰”被选为新名字,以体现酒厂所在地的历史。“噶玛兰”意为“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噶玛兰”属于宜兰原住民中的一支。

然而,在2005年,中国台湾当时还没有本土的威士忌生产商,于是Tien Tsai Lee,当时还是金车的董事长,现在他的儿子Y.T. Lee担任首席执行官,决定转向苏格兰的威士忌专业知识与生产的研究。

从一开始,这支中国台湾队伍的顾问就是威士忌工业彭特兰轮盘的创始人之一吉姆·斯万博士(Dr. Jim Swan)。吉姆·斯万博士可以说是威士忌世界的米歇尔·罗兰(Michel Rolland),除了与噶玛兰合作之外,还曾与众多酒厂进行一系列的合作。这些酒厂大多数分布在英格兰、威尔士、以色列和苏格兰等地。

斯万培养出了当今世界上最会制作威士忌的人。他来自中国台湾,在英国雷丁大学取得食品技术、风味&香气专业学位,经验丰富的他深谙威士忌之道。

他曾经开玩笑说:“在中国台湾,拿一份薪水,要做好几份工作,这很正常。”他就是噶玛兰的“首席调酒师、威士忌酿酒师、品牌大使、全球业务总监、研发总监”张郁岚。不仅幽默风趣,而且做事认真。

的确,张郁岚有很多头衔,但是他并未因此陷入混乱。现在,他就是威士忌世界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自2005年加入噶玛兰威士忌以来与斯万合作紧密。

在2015年全球威士忌大奖赛(World Whisky Awards)中,张郁岚一举斩获“2015年度最佳威士忌酿酒师”。在他的努力下,噶玛兰威士忌也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和荣誉,当然这并不是噶玛兰的最终目标。

2015年的全球威士忌大奖赛,噶玛兰呈现出一款经典独奏Vinho葡萄酒桶单一麦芽威士忌原酒(Solist Vinho Barrique Single Cask Strength),也因此获得“最佳单一麦芽威士忌”;2016年伦敦全球威士忌大奖赛,噶玛兰经典独奏Amontillado雪莉桶威士忌原酒(Solist Amontillado Sherry Single Cask Strength)获得“最佳单桶单一麦芽威士忌”。对于威士忌新贵而言,这些成绩已经相当可观了。

张郁岚最近带我参观了他们的酒厂。在中国台湾这个威士忌狂热爱好者众多的地区,他们的酒厂每年参观人数约100万人,这个数字甚至高于每年参观苏格兰威士忌酒厂的人数,让人不禁赞叹。

酒厂产能在2016年年底预计达到900万升,同时还将增加5个购自Forsyth’s公司的新罐式蒸馏器。

即使产能庞大,但是酒厂的一大问题依然是“天使的一份”(Angels’Share),也就是威士忌因木桶中陈化挥发产生的损耗,这个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

炎热的气候,意味着宜兰的“天使”经常口渴。我去过的桑拿室,有些都比噶玛兰仓库凉快。

出于这个原因,像许多美国威士忌一样,噶玛兰威士忌能在木桶中待的时间非常有限,它大多会挥发消散在空气中,这也是令他们头疼的问题。

不过,斯万和张郁岚将大多数人眼中的不利因素视为发展的契机。具体做法是:一部分通过复杂的内部木材管理,对木桶进行处理,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汲取最大限度的木桶风味,来增加威士忌的口感。

而另一部分的秘诀在于发酵、蒸馏和酿制的过程中进行精密把控,这使得威士忌在进行木桶陈化之前已经最大程度地获得新的风味。

毫无疑问,张郁岚和他的团队酿制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堪称品质上乘的精品,尤其是Solist 和Distillery Reserve系列。在旗舰产品The Classic的整个系列中,热带水果风味都非常显著。这一点尤其与众不同。台湾威士忌的优点,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他们现行的定价政策,陈化不到5年的噶玛兰威士忌比陈化时间两倍多的苏格兰威士忌贵。这个政策是否能持续,还有待观察。在“无年份声明”时代,鉴于高品质陈年酒供不应求,长期看来这个政策可行。

从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推广展示来看,噶玛兰威士忌肯定愿意投资品牌建设。也许,随着时间推移,相信有一天中国台湾威士忌将会和日本威士忌一样,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威士忌品牌之一。

在2008年,中国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TTL)开始生产自己的威士忌,品牌名定为Omar。Omar威士忌比噶玛兰价格便宜不少,中国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南投酒厂想必也在寻找出口市场。

随着时代广场广告牌的信号灯一闪一闪,台湾威士忌来了。金车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Y.T. Lee说:“此举目的在于告诉人们在美国也可以买到噶玛兰威士忌。我们已经来到这里,并且在市场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