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位获邀的中国艺术家,2012年,法国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为岳敏君举办了在欧洲的大型个展《狂笑的影子》。此次展览由来自世界各地收藏的将近40幅绘画作品以及从未展出的上百幅草图组成,整个展览跨越岳敏君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包括在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其首度引起世界关注的“大笑”系列。

2007年,以他名为《岳敏君:标志性笑容》的个展在美国纽约的昆斯美术馆举行。同年,他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人物报道,并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在获奖的五位全球重要人士的名单上有普京、巴拉克·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等人,岳敏君是唯一一个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艺术家。《时代周刊》如此评价岳敏君:“如果你认为中国与这个世界的现状和未来息息相关,那这位艺术家就是描绘出中国的人”。

此外,岳敏君的作品被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美术馆以及博物馆收藏。例如,美国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丹佛美术馆、法国索瓦、密特朗文化中心、韩国釜山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重要机构都将其作品纳入馆藏。

自90年代起,岳敏君几乎每年都被邀请到世界各地参与艺术群展或是举办个人展览。自从参加了1999年的48届威尼斯双年展,他更是成为了历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受邀中国当代艺术家,彰显了其不可忽视的艺术贡献,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更是为中国当代艺术以及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写下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笔。

 

 

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你走上艺术道路?

这个很复杂,就是从小喜欢嘛,喜欢用图像或绘画的当时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情感和认知。在后来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就慢慢走向艺术创作了。

 

听说你还做过电工?

是,我高中毕业以后我就工作了,做过电工采油工,做过很多工种。那个时候对艺术教育这块不是特别看重,觉得自己能够通过业余的一种方式进入一个更加真实的艺术世界。就是想摆脱那种传统地束缚教育吧。但是后来条件不允许了,工作压力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忙,就没时间去进行创作,所以就想还是应该上专业的艺术院校,这样的话可以堂而皇之地先混四年,完全从事一种专业的感觉,所以可能这个选择还是很重要的,就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放在创作上。

 

 

你毕业以后选择走上职业艺术家道路,进驻圆明园,这段故事是怎样的呢?

其实还是对艺术的爱导致的,就是你热爱艺术,愿意为艺术付出,或者是说牺牲掉一些东西,那你可能会选择相对比较极端的一种方式,比如说辞掉工作,直接去圆明园创作,这都和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一开始这个决定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吗?

当然了,比如说收入急剧下降,没有钱,可能你要做一些另外的打工的事儿来继续维持自己的创作,这是必然的。

 

你的笑脸人创作的初衷和源泉是什么?

其实也是来源于早期,比如说尤其我出生在文革的后期,那个时候有大量的宣传画,表现工农兵的画大量涌现,而那个时候画的画大部分的作品人物都是笑的,莫名其妙地围着毛泽东,或者围着丰收什么的,都是笑呵呵的,然后我觉得可能很有讽刺意味,所以后期画得笑都有产生一些影响。

 

笑脸人是以你自己为原型的吗?

后期到成熟的阶段就是以自己为形象,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朋友啊,同学啊,等等这些人。

 

有人评论你的作品像一个批判性的杂文,这个是你一开始的初衷吗?你希望有这样一个效果在里面吗?

对,因为这是每一个作品,因为画笑这个系列的作品你还也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因为它只是自己一个模特,然后在不同的画面里要出现,所以你要在每一副不同的作品里要讲相当于一个故事一样,相当于设计一个新的场景,我觉得更像一个那种有情怀的这种感觉,可能这是这种符号性的绘画所需要的一种东西,现在我大概这么想,它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所以才会让观众感觉到每一副画里面都会有一个故事似的。

 

这种风格大概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其实我觉得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从小一直到学画的一个过程吧,那可能记忆犹新,可能更有视觉刺激的一些感觉都是更早期的记忆,比如说少年时期这样一个时期的记忆,所以我画的最后的相对比较成熟的一些画和那个时候的一种感觉有关系,我觉得人的记忆的创作在青少年时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很多感受需要你后续的一种创作慢慢地把它给挖掘出来。

 

你的作品色彩都是比较鲜艳的,也经常看到波普等形式在里面,为什么会采用这种形式呢?

这一个是画的形式所需要的,它不是一个纯粹在线式的写实绘画,它是那种带有一种象征意义的色彩,所以色彩都比较强烈,也是为了表达作者心里的一种状态吧。

 

你以后会有其他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创作尝试吗?或者说突破吗?

这不是突破,有很多这样的实验和创作,但是可能在社会的了解上,大家可能更关注于成名时期的作品,其实在后续的创作里有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创作作品。

 

 

你对自由的定义是什么?

我可能找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是我觉得自由的定义是一种和别人界定的关系,我们中国人一谈到自由好像只考虑到一个单一的自我,其实自由和社会有很大的关系,和他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自由不是个人的事情,是自己和他者之间的关系。

 

你对中国现在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教育有什么看法?需要一些改进吗?

改进我觉得可能很难改吧,反正充满着问题,例如不能因材施教,所有的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是一样的,所以很糟糕的是培养的学生出来以后要重新去思考,等于浪费了四年的感觉,这是挺大的问题。

 

接下来你会有画展和新计划吗?

可能明年会有一个个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