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上课体验,从 4月开始,北京通州华仁学校三年级的老师带领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融课堂”探索之旅!那么,何为“融课堂”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通州华仁学校,看一看孩子们这段时间的成果展吧!

PART 01 话传统节日
从古至今,我国都是一个极其重视传统节日的国家。每个传统节日,不仅有许多习俗流传下来,赞颂传统节日的诗歌也流传至今,诸如 “爆竹声中一岁除”,说的是新年的喜悦; “清明时节雨纷纷”、 “寒食东风御柳斜”,又饱含了人们对先人无尽的哀思;“千里共婵娟”、“遍插茱萸少一人”,则寄托了他乡游子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当经典诗词与传统节日相遇,当文字音律与校园文化碰撞,于是孩子们便有了一场奇妙而宏大的中华文化盛宴……

语文篇 · 品文化
语文课上,通过学习《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让孩子们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孩子们还亲手包月饼,做青团,了解各地的不同习俗。

通过综合性学习,他们还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展示节日习俗,更深入地探索了中华传统节日在当今的意义。

英语篇 · 讲故事
英语课上,老师带孩子们理解了中国新年传统和年兽故事的文化背景。帮助孩子们扩展词汇,训练语言技能,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生动演绎了《年兽的故事》。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希望孩子们能更多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

数学篇 · 明计时
数学课上,通过探索,孩子们发现原来年、月、日里也藏着很多奥秘!他们知道了计时的方法,认识了年历、日历,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区分大小月,平年和闰年,知道传统节日搭配的日期,知道要应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论哪个学科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非常重要。课后,三年级的孩子们还尝试制作精美的年历和活动日历,他们在留心观察、动手制作、积极思考的过程中经历深度学习,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思维能力,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也体验了创作的乐趣。

音乐篇 · 唱古诗
在不同的时空中,我们有着同样的文化传承,这些文化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流传至今的呢?为什么传统文化能够一直流传至今,且永不过时呢?音乐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在音乐课上,老师带孩子们寻找着答案。在《古韵新声》中,他们吟唱古诗,欣赏诗韵,用歌声传递学习文化的喜悦,用音律传承文化的力量!他们用手势舞告诉我们,古往今来,诗中那些节日传递的涵义从未改变,它依然在延续着……

PART 02赏千年名画
在我国数千年的绘画史中,留下了丹青无数,而《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其中闪亮的瑰宝之一。在这副画中,宋代的盛世景象、市民生活,被尽收其中。在本次“融课堂”中,三年级的孩子们带着探索的思维,发现的眼睛,走进了这副名画当中。

美术篇·学鉴赏,绘长卷
美术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鉴赏了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在了解了《清明上河图》的长卷形式后,孩子们还拿起手中的画笔,进行局部画卷涂色、拼接,绘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彩色画卷,感受北宋都城的繁荣。他们还借助资料欣赏了传统十大名画,感悟传统名画的魅力。

科学篇 · 搭虹桥
翼翼楚楚古虹桥,巨木虚架画里藏。《清明上河图》里有这样一座汴水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撇,宛如飞虹”,故称虹桥。整座桥皆是原木之间用绳索捆扎,或者用榫卯结构联接,抗压强度大。孩子们利用木棍仿照图中桥梁搭建的原理,自己“搭虹桥”。与此同时,他们还结合语文课学习《赵州桥》时,深入探索了桥梁的榫卯结构,玩转“鲁班锁”,拼搭“倍力桥”,为搭建拱形虹桥奠定了学习基础。

由此拓展开来,孩子们还对四大发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多个方面体验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并向发现、保护、传承宝贵文化遗产的人们致敬。走进画里的同时也走近了充满无限奥秘的科学。

语文篇 · 品文化
在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要求孩子们能结合课文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此时,孩子们纷纷化身画馆的小解说员,为大家解说《清明上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几幅名画。在解说、解读名画的过程中,不仅赏析了画,还锻炼了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一举多得,妙不可言。

体育篇 · 玩游艺
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古人以“上河”为中心的郊游、踏青、祭扫等全部活动,于是体育课上,老师也带孩子们也了解了传统游艺民俗的体育项目。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踢毽子,玩儿蹴鞠,放风筝……同时还把这些游艺编入展示的古诗吟唱中,让更多人知道传统游艺的乐趣!

数学篇 · 学测量
小眼睛,放大镜。在数学课上,老师带孩子们估算了《清明上河图》上到底有多少人?这幅图有多大?解决了“如果我们想临摹这幅画,需要准备多大的纸?”这一实际问题。在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统计数据清晰呈现,寓教于乐,孩子们感受到数学跟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快乐!

此次成果展的布展,每个摊位都是孩子们通力合作布置完成。在这个互动体验的大舞台上,孩子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特别是表演各种传统文化节目,他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艺,还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孩子们的表演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价值的了解与欣赏,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加深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内涵。

“融课程”是北京通州华仁学校小学部将IB的理念逐渐引入课堂教学,以语文或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大单元教学为核心,融合其它诸多学科,共同展开的一场关于融合课程的试验,以期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在三年级的这次课程试验中,语文、科学、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老师跨学科研讨,形成了彼此关联又相互促进的课程设计,让孩子们从多维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享受。

了解过去也联结着现在,“学科融合”纵衔接,“科学育人”横相长。别样的课堂,广阔的学习空间,给孩子不一样的智慧体验。这个单元的探索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传承的脚步将永不停歇。北京通州华仁学校小学部将继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超学科融合,跨学科实践,让孩子在更多更好的新课程中得到全面发展。